本报讯(紫花埠社区)当下四月,是野菜盛产的季节。吃腻了大鱼大肉的都市人,春天多吃一点当令的野菜,可以获得很好的保健作用。然而常常有许多有毒的野菜混杂在可食野菜中,给采食者带来了极大危险。近期,误食有毒野菜,时有见闻。为此,南星街道紫花埠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野菜识别大PK”活动,通过活动提醒居民在饱口福时别忘安全科学地食用。
“苍耳子、狼毒草、野生地、曼陀罗等这些野菜是有毒的,而马齿苋、荠菜、苦菜、蕨菜等这些野菜不但可食,还有清热解毒、安神降压作用……”浙江农林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的该社区社工王林,边讲解边拿起实物现场提问。现场居民争先恐后抢答,对“马兰头”、“狼几头”、“荠菜”等都能认得,并能说出烧法的一二。但对“野蘑菇”有毒无毒、“狼毒草”等识别不了。王林举起事先准备的KT板,对近30种野菜的学名、俗称、食用方法、毒性、药用价值以等一一讲解。
在后一个环节中即“按图索骥识野菜”环节,居民们举着KT板,看图找野菜。在小区周边绿地上找到了“马兰头”、“艾”、“荠菜”等,这让长期生活在城市生活的社区居民很是兴奋,家住紫花苑7幢的楼大姐指着手中一大把的“艾”跟旁的居民说道:“回家洗一洗包艾饺,应该好吃又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