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岚 何雪婷)“防火防盗,门窗关好。”每天晚上8点左右,清波门社区内总能听到一阵阵熟悉的喊话声,随着这个声音渐行渐远,居民们也对房间进行了一番检视,期盼度过一个平安的夜晚。而这位深夜里神秘的喊话人就是小区的保洁员王恒生。他十几年如一日,为社区的居民敲响安全警钟,小区内的失窃事件大大减少,使居民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王恒生师傅今年49岁,老家在江苏泗阳,在清波社区从事保洁工作已有17年了,一家三口的生活来源全靠他一个人。王师傅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七点之前要完成街面大扫,下午一直要忙到五点半才能下班。除了要做好小区道路保洁,王师傅还要定期清扫楼道。一天8小时的工作已经让王师傅有些疲惫。然而问起王恒生为什么要放弃晚上休息时间,主动要求担当小区深夜里的喊话工作,还要从十多年前小区内发生偷窃说起。
十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清波新村有两户居民家中不幸遭小偷“光顾”,家中的15000元现金、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只手机、一块名表被偷走。当时王恒生就住在小区大门口的平房内,眼睁睁地看着小偷经过自己住着的小区大门,入室偷盗,没能事先发现异样情况,王恒生的内心感到很愧疚,也给他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防止偷盗事件再次发生,王师傅决定担当义务“平安喊话员”,这一干就是5000多个晚上。每天晚上吃好饭,他就拿着扩音器,别上袖章,备好手电筒,骑着自行车穿越清波门社区的每条街巷胡同,务必把警示音送到每个居民的耳朵里。
常年的工作让王师傅学会了“察言观色”,一眼看出谁有小偷小摸的迹象。“小偷都心虚的,路虽然往前走的,但是眼睛却在四处乱瞟,一有响动就缩头缩脑的。”有次他在小区里喊话,看到一个小青年在一辆电瓶车前徘徊,王师傅就上前询问他的来意,小青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悻悻离去。一个大雨天的晚上,一位老人在冷清的街头滑倒,是王师傅第一时间发现并将老人送回家。王师傅说现在已经把社区当成是自己的家了,居民们就是自己的家人,保卫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当然是自己的义务。
13年来,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闪电雷鸣,王师傅的喊话声始终都在小区居民的耳边。自开展从巡逻服务以来,小区内很少发生失窃事件,王师傅还曾获得2008年清波门社区第五届邻居节“优秀外来劳务者”称号。虽然王师傅做的事很简单很平凡,但是坚持把一件小事做十几年就是一种伟大。有王师傅这样正直、善良、淳朴的好心人,才有清波门社区的平安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