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进一步完善社会舆情工作体制建设,注重阵地打造、强化队伍锻炼、聚焦社会民生,累计分类处置舆情民情信息1万余条,助推解决民生问题1800余个。
升级打造“1+1+4+6”工作阵地。进一步拓宽收集渠道,强化阵地建设,优化布局打造多个基层舆情工作室(站),注重从基层收集“街谈巷议”,做深分析研判。目前,全区共设社会舆情中宣部直报点1个、省委宣传部直报点1个、市委宣传部直报点4个、区委宣传部直报点6个,逐步形成了全市乃至全省特有的“1+1+4+6”舆情工作阵地。
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模式。不断提升社会舆情培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依托“小班化”舆情工作教学模式,在全区六个街道推行“每周0.5天”舆情兴趣小组“软政策”,设置“头脑风暴”“热点研判”等培训环节,由区内业务骨干开展点对点精细化培训,通过实战演练选拔出一支10人骨干团队,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会议期间,报送了一批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舆情信息,较好发挥了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的作用。
发挥民生服务“助推器”实效。坚持以服务民情、保障民生作为社会舆情工作宗旨,立足各基层工作室(站)特点,向上反映解决不同类型社会问题。如湖滨街道湖滨晴雨工作室依托“相约星期五”等载体,以沟通会、恳谈会等形式促进解决基层管理问题。近三年,全区社会舆情信息被中宣部采用250余条,获得中央领导批示2次,推动解决辖区民生管理、综合治理问题550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