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沈国强 李岚) “杭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我们美好的家园。然而,每当看到车窗中飞出的塑料袋、可乐瓶、烟蒂和废纸片,我们总会为这些不和谐现象感到痛心……”前不久,杭州崇文实验学校三年级虞郑涵同学在学校里,用稚嫩而真诚的声音,代表学校全体少先队员,向全市人民宣读了《争做最美杭州人 美德少年我先行》“拒绝向车窗外乱扔垃圾”的倡议书,期盼杭城的明天更加文明和美丽。本次“争做最美杭州人 美德少年我先行”活动的启动,也拉开了我区开展“拒绝车窗扔垃圾,争做文明上城人”主题活动的帷幕。
我区以“垃圾进箱、文明健康”,“以平安干净卫生为荣、以车窗乱扔垃圾为耻”作为文明出行口号,把开展“拒绝车窗扔垃圾、争做文明上城人”主题活动作为推进打造“最清洁城区”和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行车途中乱扔垃圾,危害有多大呢?据虞郑涵小朋友介绍,他和爸爸搜集资料后得知,仅嘉兴高速公路,因车内向外乱扔垃圾,一年就发生车祸8起。假如一辆汽车以时速100公里行驶着,前车内扔出一个空可乐瓶会相当于几十公斤重的物体砸来,将后车的挡风玻璃全部砸碎,十分危险。而且,每年还有不少环卫工人,在快车道上清扫垃圾时就被来往的车辆蹭伤,甚至付出生命。
为了不让悲剧发生,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我区以“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形式,发挥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影响力。通过宣传小分队赴校外开展宣传活动,向市民赠送车用迷你杂物桶;组织志愿者上街宣传文明行车,对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中随意向车窗外丢弃垃圾的危害性进行宣传、教育,加强对司乘人员的文明劝导,并建议在车内备用迷你可挂式翻盖垃圾桶或临时塑料袋,倡导“拒绝向车窗外扔垃圾”;通过区城管、执法、公安、交警、环保、运管等部门的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强化了对道路环境秩序的管理。
我区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的“拒绝车窗扔垃圾,争做文明上城人”活动。我区学校已成立8个学生小分队,举着旗帜上街劝导市民与司机300余位;发放迷你垃圾桶200个。同时,交通91.8电台积极参与,为学校定做900个迷你垃圾桶,转送到各社区司机手里,促使全社会、广大司乘人员和马路养护者、管理者共同拒绝车窗扔垃圾,创造文明、安全、绿色、和谐的行车环境,提高了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