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顺
徜徉于历史长河,总有些人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他们或是为后人所传颂,或是为后人所唾弃。但也有一些曾经煊赫一时的人和家族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太庙巷里,曾有南宋宰相韩侂胄之故居,而今却人宅已非,后人只能在故纸堆中追寻他曾经有过的印迹。
韩侂胄,南宋宰相,他的名字似乎不为大众所熟悉,但是他的名字竟然和历史上两位大名鼎鼎的英雄人物连在了一起,那就是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和抗金民族英雄岳飞。他曾经企图通过北伐来巩固地位,在给北伐制造声势的过程中,为了赢得主战派的支持,韩侂胄给岳飞加谥号武穆,后来又追封岳飞为鄂王,并重新启用了辛弃疾来推进北伐。但他急功近利,在军事准备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发动了战争,最终导致了北伐的失败,也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他曾经秉国十四年,当时颇有地位的宪圣太后是他的姨妈,宁宗皇后是他的侄女,宁宗皇帝加封他为太子太师,平原郡王,平章军国事,权倾一时无人能比。宁宗皇帝还曾经在紫阳山下赐了一座宅子给他,叫做南园,他开山为园,凿洞引泉,创造亭馆,拟比宫闱。
那么这座规模可比皇宫的宅子如今是在何处?是否还有遗迹留存?
《万历府志》里记载,宋庆元年间,韩侂胄赐第宝莲山下,建阅古堂,砌玛瑙石为池,引泉注之,名阅古泉。这么看来,韩侂胄的故居应该就是在现在的紫阳山脚下,但现在的紫阳山下就是我们的二十三坊,并没有南园遗迹。《四朝闻见录》里说:韩侂胄的南园盖自宁寿观而至太室之后山。韩托胄原本是住在太庙附近,于是就慢慢的把宁寿观地界也纳入了自己的园子。综上所述,韩侂胄的南园应该是东起太庙之侧,西至宁寿观。按照现在的地名,是东起太庙巷,西到吴山城隍阁、三茅真君故居附近。占地面积之大,令人咋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的韩侂胄权势是何其滔天。
阅古堂已是难考,阅古泉还有些许痕迹。《杭都杂咏》里说:阅古泉,在宝莲山直指庵后青衣洞口。这青衣洞在现今阮公祠后,现在这山壁上还有青衣洞天四字,左近十多米的地方便是真正的青衣泉,但泉水已近枯竭。已难以见到韩侂胄那时为池数亩、浩浩荡荡的场景。阅古泉的风采,人们只能从陆游的《阅古泉记》中管窥一二:此地怪石嶙峋,沟壑纵横。各种千奇百怪的石头层叠互见,又有那长年的藤蔓像罗网一般密布于此,遮蔽了石头本来的颜色,编织出一片绿色的海洋。
韩侂胄死后,他的南园被收归皇室。这南园经过几番兴废,却是再也难以找到它的原主人韩侂胄的影子了。千年的时光过去,留给我们的只剩这文字典籍上的只言片语,想要重新领略南园风光,就来这二十三坊巷吧,至少这里曾经有南园。